北京時間2022年12月4日20時09分,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。隨同神舟十四號一同返回的,還有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陳慶山教授團隊研發的“東農豆252”。

東農豆252怎樣入選“上天”旅行的?為什么會在眾多的品種中,選送東農豆252航天搭載?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。
“東農豆252”大豆品種是該校農學院院長陳慶山教授帶領大豆遺傳改良團隊,經有性雜交,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,作為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主導品種
推廣應用,得到廣大種植戶和加工企業的青睞。東農豆252的大面積推廣種植,對于提高黑龍江省大豆單產,提升大豆主栽區原料糧品質,增加農民收入,振興龍江大豆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
2022年4月,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邀請中國科學院、農業農村部科技委、中國農業大學、中國農業科學院、林業大學、中醫藥大學和中國微生物學會、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組成專家評審組,以及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、航天員系統、飛船系統的專家共同對來自全國81家高校、科研院所和種業科技企業的113個項目進行評審。根據專家評審意見,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審核批準了95個項目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實施搭載開展空間誘變實驗。東北農業大學的東農豆252成功入選。
據介紹,大豆品種東農豆252是我省大粒高蛋白宜加工的新品種,自2017年審定以來累計推廣面積500萬畝左右。該品種以品質優、產量高、商品性好為特色,深受種植戶喜愛。同時,它的加工品質突出,適合豆漿、豆腐、豆乳、豆粉、腐竹、醬油等豆制品加工,得到眾多企業青睞,并采取訂單生產和收購的方式進行原料糧儲備。
鑒于該品種的推廣面積和優異屬性,決定選送航天搭載試驗,目標是通過微重力和宇宙輻射環境,獲得提升大豆品質、抗性和超高產方面突變,加快我國宜加工大豆重要基因挖掘和突破性品種的選育。
會給今后的科研育種帶來哪些作用?
陳慶山介紹說,當東農豆252回來后,團隊首先會對種子進行表型測試、評價和篩選有益突變,進一步利用有益突變培育新品種。其次,由于種子通過航天搭載,在微重力、強輻射環境條件下誘發基因突變,團隊可以在DNA水平研究基因變異情況,構建以東農豆252為基礎的高蛋白大豆突變基因庫,并從中鑒定和挖掘優異突變基因。通過優異等位基因聚合,集中改良我省大豆品種的宜加工、高品質特性。在基因組和表型突變兩個層面,為寒地宜加工、高蛋白大豆遺傳改良積累重要突變體資源和基因資源,加快航天搭載育種基礎理論研究和育種應用推廣。